2025年3月27日,在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公布了他雷替尼与克唑替尼在治疗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项匹配调整间接比较(MAIC)分析数据[1]。背景在缺乏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情况下,本研究采用匹配调整间接比较(MAIC)方法,对比他雷替尼与第一代TKI克唑替尼治疗TKI初治的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他雷替尼的患者数据(TKI初治患者N=16...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通过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导致靶器官功能损害。该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是血液系统第二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腰、背部疼痛、高钙血症、贫血等[1]。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细胞疗法等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但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为无...
2025年1月,全球权威期刊《柳叶刀》,公布了CAR-NK细胞疗法FT596,作为单药或与利妥昔单抗(Rituxan)联合使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I期临床数据[1-2]。FT596是一种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CD19 定向嵌合抗原受体(CAR)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具有三种抗肿瘤机制:一种 CD19 嵌合抗原受体;一种高亲和力、不可裂解的 CD16 Fc 受体;以...
2025年4月23日,康方生物宣布,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AK112-306/HARMONi-6),经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评估的预先设定的期中分析显示强阳性结果: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获益和重大临床获益[1...
奥希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有效选择性抑制EGFR致敏突变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既往广泛应用于一代/二代TKI耐药后T790M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后基于FLAURA研究,奥希替尼已经被推荐用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但耐药仍不可避免[1]。奥希替尼一线进展后研究数据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
在2025年3月26日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公布了SOHO-01研究:BAY 2927088在既往治疗过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1]。BAY 2927088是一种强效、口服、可逆的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具有HER2激活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SOHO-01研究纳入携带HER2激活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患者...
2025年4月9日,北京鞍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不可逆抑制剂(EGFR-TKI)PLB1004,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拟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名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EGFR-TKI治疗失败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扩增和/或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1]。伯瑞替尼联合PL...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生率最高,约占其30%,属于高度侵袭性肿瘤,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可以扩散到全身各个部位,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肝脏等[1-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推荐治疗根据《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关于复发/难治不符合移植条件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
2025年3月28日,在欧洲肺癌大会上公布了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联合放化疗(cCRT),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KEYNOTE-799最终临床研究数据[1]。方法: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18岁)患有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的IIIA-C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A(鳞状或非鳞状)的患者的治疗方案:帕博利珠单抗+紫杉醇+卡铂+标准胸部放疗,...
TIL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T)方法。ACT是一种通过向患者体内输入经过体外扩增的自体或异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的免疫治疗方法[1]。TIL疗法是一种将从手术切除后获得的肿瘤组织中提取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而后在充满白细胞介素-2(IL-2)的培养基内扩增,获得大量高纯度的 TIL,再回输患者体内,从而增强机体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的免疫治疗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