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入脑,直击脑转——洛拉替尼带来深度颅内完全缓解发表时间:2022-08-24 12:31 虽然同样是ALK-TKI,但各种ALK-TKI从结构开始便大有不同,这也从根源上导致了AlK-TKI疗效的不同。 一代ALK-TKI克唑替尼,在疗效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激酶抑制力不足,进而导致PFS结果不够出色。与之相比,二代ALK-TKI虽然延长了PFS,但在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与一代ALK-TKI耐药情况不同的是,二代ALK-TKI耐药更多表现为基因突变性耐药,且耐药普更为广泛,耐药后更为难治,后续治疗效果有限。 为了探索疗效更优、入脑效果更好,同时可以解决二代ALK-TKI耐药的药物,三代ALK-TKI洛拉替尼应运而生。与前两代ALK-TKI不同的是,洛拉替尼在药物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引入了大环酰胺结构。与无环类化合物相比,大环结构更紧凑,增加了埋藏面积,几乎可以完全进入 ATP 结合位点的口袋中心[1]。从结构上看,洛拉替尼紧凑的大环酰胺结构,以及更小的分子量,提高了抗肿瘤活性、抗耐药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穿透性,且IC50值更低,抑制性和选择性更强。 脑转移是肺癌患者的噩梦,《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应以治疗转移病灶、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标。因此,脑转移治疗过程中更应该关注能够体现颅内病灶得到深度控制的疗效指标,如完全缓解(CR)。 CROWN研究中,在基线有可测量脑转移的患者中,洛拉替尼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83.3%,对照组为23.3%。洛拉替尼脑转移亚组CR率高达72.2%,对照组仅7.7%,张树才教授表示,洛拉替尼对于ALK阳性NSCLC颅内病灶的控制能力令人惊艳[3]。 值得注意的是,对112例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随访3年时,仅1例出现颅内进展,3年无颅内进展生存率高达99.1%,也就是说,未伴脑转移患者的颅内进展比例不足1%。 凯石专业临床试验招募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创新药及仿制药Ⅰ~Ⅳ期临床研究、肿瘤临床试验、肿瘤免费治疗、医疗器械临床研究、受试者招募等服务,详情请咨询在线客服。 |